频头城经

  北传汉译杂阿含一一、二八〇(大正藏二,七六页。)

  佛对拘萨罗国之频头城婆罗门长者等,说应恭敬尊重之沙门、婆罗门、和不应恭敬之沙门、婆罗门之理由。彼等归依佛为优婆塞。

  如是我闻。

  一时,世尊游行拘萨罗众人之间,与大比丘众俱,入于名为频头城拘萨罗人之婆罗门村。

  频头城之婆罗门长者等闻:诸贤!沙门瞿昙实是释氏之子,由释迦族出家。游行拘萨罗众人之间,与大比丘众俱,达至频头城。而彼尊瞿昙,如是流布善名称:彼世尊是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彼包含此天、魔、梵天世界,及沙门、婆罗门、天人之世界,自知,自证已而教化。彼说法为初善、中善、终善、有义、有文,显示完全具足清净之梵行。若见如是应供者为幸也。

  时,频头城之婆罗门长者等,诣世尊之处。诣已,或者与世尊共相问候,交换可喜、可乐之语后,坐于一面。又或者向世尊合掌,而坐一面。又或者向世尊之处申述氏名,坐于一面。又或者默然,坐于一面。

  世尊如是告坐于一面之频头城婆罗门长者等曰:

  诸长者!若诸异学之出家者对汝等如是问:诸长者!如何类之诸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不应尊重、不应崇敬、不应尊崇。

  被如是问者,诸长者!汝等应向彼诸异学之出家者如是记说:

  诸沙门、婆罗门之于眼所识之诸识,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疑、于内心不寂静,依身、语、意,行等不等,如是类之诸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不应尊重、不应崇敬、不应尊崇。

  其如何之因,如何我等,亦于眼所识之诸色,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疑、于内心不寂静,依身、语、意,亦行等不等,于彼等,其以上之等行,于我等所不承认也。

  是故,诸贤!彼等诸沙门、婆罗门乃不应恭敬、不应尊重、不应崇敬、不应尊崇。

  诸沙门、婆罗门之于耳所识诸声,于鼻所识之诸香,于舌所识之诸味,于身所识之诸触,于意所识之诸法,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痴,于内心不寂静,依身、语、意,行等不等,如是类之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不应尊重、不应崇敬、不应尊崇。

  其如何之因,如何我等亦于意所识之诸法,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痴、于内心不寂静,依身、语、意,亦行等不等,于彼等,其以上之等行,我等不承认。

  是故,诸贤!彼等之诸沙门、婆罗门不应恭敬、不应尊重、不应崇敬、不应尊崇。

  被如是问者,诸长者!汝等向彼等诸异学之出家者,应如是记说之。

  诸长者,若复诸异学之出家者如是问汝等:诸长者!如何类之诸沙门、婆罗门应恭敬、应尊重、应崇敬、应尊崇。

  诸长者!如是问者,汝等对彼等诸异学之出家者应如是记说:

  诸沙门、婆罗门之于眼所识之诸色,离贪、离嗔、离痴、于内心寂静,依身、语、意,行等行,如是类之诸沙门、婆罗门应恭敬、应尊重、应崇敬、应尊崇。

  其如何之因,如何于我等,于眼所识之诸色,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痴、于内心不寂静,依身、语、意,亦行等不等,于彼等,其以上之等行,于我等承认也。

  是故,诸贤!彼等之诸沙门、婆罗门应恭敬、应尊重、应崇敬、应尊重。

  诸沙门、婆罗门之于耳所识诸之声,于鼻所识之诸香,于舌所识之味,于身识之诸触,于意所识之诸法,离贪、离嗔、离痴、于内心寂静,依身、语、意以行等行,如是类之诸沙门、婆罗门应恭敬、应尊重、应崇敬、应尊崇。

  其如何之因,如何于我等,于意所识之诸法,不离贪、不离嗔、不离痴、于内心不寂静,依身、语、意,虽行等不等,于彼等,其以上之等行,于我等承认。

  是故,诸贤!彼等之诸沙门、婆罗门应恭敬、应尊重、应崇敬、应尊崇。

  如是问者,诸长者!汝等应如是记说。

  诸长者!诸异学之出家者若向汝等如是问:

  然而,诸尊者之如何行相、如何有随行者,由此,诸长者汝等如是云耶?--实彼诸尊者是离贪,或有调伏贪之行迹。离嗔,或有调伏嗔之行迹。离痴,或有调伏痴之行迹--。

  被如是问者,诸长者!汝等应向彼等诸异学之出家者记说之:

  实彼等诸尊者于空闲处、林中、独处、边处等修习,床座而如是,假令几见,如彼等之胜乐,无如是眼所识之诸色。

  又如是,假令几闻,如彼等之胜乐,无如是耳所识之诸声。

  又如是,假令几嗅,如彼等之胜乐,无如是鼻所识之诸香。

  又如是,假令几味,如彼等之胜乐,无如是舌所识之味。

  又如是,假令几触,如彼等之胜乐,无如是身所识之诸触。

  如是,诸友!诸行相,有如是诸随行,而我等所承认者,由此,诸长者!我等如是语--实彼等诸尊者乃离贪,或有调伏贪之行。离嗔,或有调伏嗔之行迹。离痴,或有调伏痴之行迹--。

  如是问者,诸长者!汝等应向彼等诸异学之出家者如是记说之。

  如是说已,频头城之婆罗门长者等,如是奉白世尊:奇哉!尊瞿昙!奇哉!尊瞿昙!尊瞿昙!能扶起将倒者,能揭露被覆者,对迷者能告之以道,于黑暗中持明灯,使有眼者得见诸色也。尊瞿昙容受我等为优婆塞。我等由今日尽形寿归依之。

(责任编辑:佛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