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基本教义

 

五、缘六处有触
(一)触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触?诸比库!有六触身: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是,诸比库!以此谓之触。”(S.12.2)
根据论藏,六触身可以详细的分为:眼触等五种善异熟、五种不善异熟的十种及与二十二世间异熟相应的二十二种,如是一切正如‘行缘识’所说的三十二种一样。(清净道论第十七品)
(二)缘六处有触
生起于眼处的触名为‘眼触’。它是眼净色、色所缘及眼识之相聚于一处。其他的耳触等也同样地依靠各自的处生起。‘意触’则是与除了双五识之外的二十二果报心相应的触。由于触必须有处才能生起,所以说触缘于六处而生起。(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六、缘触有受
(一)受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受?诸比库!此等有六受身:眼触所生之受,耳触所生之受,鼻触所生之受,舌触所生之受,身触所生之受,意触所生之受是,诸比库!以此谓之受。”(S.12.2)
(二)缘触有受
每当触生起时,受(vedanŒ )即会缘于该触而同时生起。触是识与目标接触,而在它们接触时必定会有某种缘于触而生起的感受。(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七、缘受有爱
(一)爱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爱?诸比库!此等有六爱身: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诸比库!以此谓之爱。”(S.12.2)这里的爱正是前面介绍过的“贪爱”。
(二)缘受有爱
虽然爱可依其目标而分别,但事实上爱是依靠接触目标而生起的受。若人体验到乐受,他就会享受该乐受,而他追求该目标的目的纯粹只是因为它能够激起乐受。反之,当他体验到苦受时,他会渴望脱离苦,以及渴望会有某种乐受取代它。舍受的本性是宁静的,而这也能成为渴爱的目标。如是三种受缘生了种种爱。(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值得注意的是,“受”并非无条件的缘起“爱”,爱的生起必须有“无明”的参与。因为诸佛与阿拉汉(北传称为阿罗汉)仍是有受生起的。
八、缘爱有取
(一)取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取?诸比库!此等有四取: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诸比库!以此谓之取。”(S.12.2)
根据论藏,于四取当中,第一种可以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但诸注疏指出此取可以更广泛地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即:见取)是执取任何在道德上是属于邪恶之见,例如无作见、断见等,或是执取任何有关‘世界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等的忆测之见。戒禁取是认为实行仪式或修苦行及其种种戒禁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我语取)即是执著「身见’(sakkayaditthi),即认为五蕴的任何一个是‘我’或‘我所有’。经典里提出了二十种身见。对五蕴的每一个可有四种观念,例如:‘认为色蕴是我,或我拥有色蕴,或色蕴是在我里面,或我在色蕴里面’,对于受蕴、想蕴、行蕴与识蕴也是如此,所以共得二十种身见(见《中部》经四十四等)。欲取是贪的一种呈现方式,其他三种取则是邪见心所的呈现方式。(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七章)
(二)缘爱有取
这些取都缘于爱。于第一项(即:欲取),对目标微弱或起始的贪名为爱,而强化了的贪则名为取。于其他三项(即: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缘生邪见的贪名为爱,在受到该贪的影响之下而接受的邪见则名为取。(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九、缘取有有
(一)有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有?诸比库!此等有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是。诸比库!以此谓之有。”(S.12.2)这里的“欲有”是指导致于欲界结生的有;“色有”是指导致于色界结生的有;“无色有”是指导致于无色界结生的有。
根据论藏,有(存在)有两种:业有(kammabhava)与生有(upapattibhava)。业有是指二十九种善与不善思,或一切能够产生新一世的善与不善业。生有则是指三十二种果报心、它们的相应心所及业生色。(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二)缘取有有
取是业有之缘,在取的影响之下,人们才会有作为而累积了业。取是生有之缘,因为即是取导致人们依所造之业再生死轮回。(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十、缘有有生
(一)此处的“有”
在前面,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过“有”了,可是在“缘有有生”这里的“有”与前面的介绍并不完全一样。使到未来世发生的主要缘是善与不善业,即业有。(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在这里的‘有’,是业有的意思,因为它(业有)是生的缘,而非生有。(清净道论第十七品)
(二)生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生?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出生、出产、降生、诞生、诸蕴之显现,诸处之获得,诸比库!以此谓之生。”(S.12.2)
根据论藏,生(jati)是指新一世的世间果报心、其相应心所及业生色生起于其中一个生存地。(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三)缘有有生
那么,如何得知有是生的缘呢?虽然外缘相等,但见(于生)有劣与胜等的差别之故。即父、母、白(精子)赤(卵子)、食物等的外缘虽然相等,纵使双生子亦见有劣与胜的差别。那种差别不是无因的,因为不是于一切时而一切人都有的。除了业有实无他因,因为在彼所生的有情的内相续中没有别的原因,所以只是业有为(差别之)因。因为业是有情的劣与胜等的差别之因,故世尊说:‘这是业分别了有情的劣与胜’,是故当知‘有是生的缘’。(清净道论第十七品)
十一、缘生有老死等苦
(一) 老死
佛陀说:“诸比库!何为老死?于各种众生之类,各种众生之老衰、衰耄、朽败、白发、皱皮、寿命之颓败、诸根之耄熟,以此谓之老。于各种众生之部类,各种众生之殁、灭、破坏、死、破灭、诸蕴之破坏,遗骸之放弃,此谓之死。如是此老与死,诸比库!以此谓之老死。”(S.12.2)
(二)缘生有老死等苦
一旦生发生,老死已是无可避免的,而在生与死之间也可能会生起其他苦,例如愁、悲、苦、忧及恼。这一切苦的根源即是生,所以把生列为它们的主要缘。(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因为无生之时,则无老死及愁等诸法;然而有生之时,即有老死并有与受老死苦法逼恼的愚人有关于老死的(愁等诸法),或有与受(老死以外的)彼等苦法逼恼的人无关(于老死)的愁等诸法,故知此生为老死及愁等之缘。(清净道论第十七品)
十二、缘起法的分析
根据论藏,缘起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三时、十二支、二十法、三连结、四摄类、三轮转及二根。(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八章)
(一)三时
无明与行属于过去世;生及老死属于未来世;中间八支属于现在世。如是一共有三时。当十二支依三世分别时,应明白这只是为了显示生死轮回里的因缘结构。当知被归纳于某一世的缘起支并不是只在该世运作,而不会在其他世运作。事实上,在每一世里都有这些互相牵连的十二缘起支。
(二)十二支
十二支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所示的愁等词是(生之后)偶有的结果。
(三)二十法、三连结、四摄类
于此,在提及无明与行时,爱、取与有也已包括在内。同样地,在提及爱、取与有时,无明与行也已包括在内。在提及生与老死时,识等五果(即:识、名色、六处、触、受)也已包括在内。如是有:
一、过去五因,(即:过去的无明、行、爱、取、有)
二、现在五果;(即:现在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三、现在五因,(即:现在的无明、行、爱、取、有)
四、未来五果。(即:未来的识、名色、六处、触、受)
如是有二十法、三连结(即:行与结生识之间为一因果的连结,受与爱之间为一果因的连结,有与生之间为一因果的连结)及四摄类。
(四)三轮转
三轮转是指:
一、无明、爱与取属于烦恼轮转;
二、称为业有与行的生存一部份属于业轮转;
三、称为生有等的生存一部份属于果报轮转。
这三轮转显示了生死轮回的方式。最为基本的轮转是烦恼轮转。在受到无明蒙蔽及渴爱驱使之下,人们投入于造作种种世间的不善与善业。如是烦恼轮转引生了业轮转。当此业成熟而产生果报时,那即是业轮转引生了果报轮转(异熟轮转)。在对这些苦乐的果报作出反应时,还沉溺于无明的人即会受到渴爱所制伏,而欲享受更多愉悦体验、执取已获得的、以及尝试避免痛苦的。如此果报轮转再引生另一个烦恼轮转。如是这三轮转不断地转着,直至无明被诸圣道根除。
(五)二根
当知无明与爱是二根。无明被称为从过去直透到现在受之根;爱被称为从现在直透到未来老死之根。
通过断除此二根,轮回即会断灭。对于常受老死之惑逼迫者,一旦诸漏生起,无明即再次转起。如是大贤者说示三地缠结及无始的轮回为‘缘起’。

(责任编辑:佛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