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佛光之家”为代表的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

当代中国南传佛教的“凡尘使命”(二)
作者:郑筱筠
发布时间:2009-09-07 来源:《中国宗教》 http://www.wbf.net.cn/wbf/fjcs1/14240.htm

  二、以“佛光之家”为代表的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

  “佛光之家”项目让南传佛教僧人有组织地参与到禁毒防爱滋病的社会工作中,并且将其视为“凡尘使命”。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传佛教渗透到人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拥有非同寻常的影响力。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佛教协会会长、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总佛寺主持祜巴龙庄勐大长老认为,僧人要用佛教的慈悲之心来关怀被艾滋病折磨的人们,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也要用佛教精神来约束人们的行为,预防艾滋病。目前,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共有大小佛寺800余所,信佛教群众30余万人,约占全州总人口的1/3。很多寺院的僧人和信徒都参与到“佛光之家”慈善事业中。

  在具体的慈善工作中,“佛光之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走出了独特的中国南传佛教慈善事业道路,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取多方合作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

  “佛光之家”是采取多方合作的组织机构管理模式,首先,由于南传上座部佛教一直保持着原始佛教的纯洁性,严格恪守着僧侣不蓄金银的戒律。对此,各个寺院无论其级别高下都在寺规中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僧侣无论其僧阶高低,都不得蓄金银。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佛光之家”的组织管理过程中,“佛光之家”项目采取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提供经费,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办公室协调,傣族自治州州艾滋病防治办公室指导,州民宗局管理,州佛教协会具体组织实施的共同管理模式,成功地解决了南传佛教对于金银戒律方面的问题。其次,在具体活动过程中,佛教界与政府有关部门分工明确:由各个佛爷出面组织大家,以宗教弃恶从善的观念和教条告诫信教群众,比如不能吸毒、要爱护家庭等,利用僧人的特殊地位和佛教的教义教规,为当地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提供有关爱滋病、毒品预防宣传教育的资讯,开展对爱滋病感染者的咨询和关怀,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提供帮助;而政府有关工作人员则同时讲解禁毒防艾的各种知识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艾滋病患者及家属,以及周围的群众进行全方位的宣传教育。

  (二)加强队伍建设,使之真正服务于社会

  “佛光之家”广泛开展慈善文化、慈善工作经验等方面的国际间、地区间的交流,大力宣传我国慈善文化、慈善事业的成果、慈善事业发展目标,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慈善事业的理念、传播慈善文化的方式、慈善组织自律的措施、组织实施慈善活动和项目的经验。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西双版纳州佛教协会和总佛寺、“佛光之家”采取学习经验和加强僧人相关知识培训的方法。

  首先,“佛光之家”专门派僧人到泰国学习经验,了解泰国方面艾滋病预防、关怀的基本做法,学习和借鉴国外发展慈善事业的理念、传播慈善文化的方式、慈善组织自律的措施等。

  其次,“佛光之家”、总佛寺的僧人采取了灵活的方式来培训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各寺的住持、僧人以及云南佛学院西双版纳分院的僧人,有时甚至让他们一起扮演感染者或亲属的活动,增加僧人的认识。通过他们在各村寨对群众进行宣传,扩大影响。几年来,“佛光之家”已举办了542名僧侣参加的十期僧人和宗教管理人员培训班,介绍爱滋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知识。

  (三)在慈善活动的内容安排上,心灵关怀和物质关怀并重,传统和现代手段相结合

  1、结合佛理进行宣传,从心灵关怀的角度来宣扬佛教的慈悲精神。

  首先是加强佛教的戒律教育。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非常重视戒律,以戒律来约束信徒的言行。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戒律主要分为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四级。八戒内容是:第一、不杀生;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第四、不妄语;第五、不饮酒;第六、不坐高广大床;第七、不观听歌舞音乐;第八、不非时食(过午不食)。西双版纳傣族地区的佛教十戒是:第一、不杀生,不伤害人;第二、不偷盗;第三、不邪淫,不调戏妇女;第四、不欺骗人;第五、不饮酒;第六、过午不食;第七、不准唱歌跳舞;第八、不准戴花打扮;第九、不准坐比老人、佛爷更高的位子;第十、不准做生意,不能贪财。对于戒律的执行,能让村民用戒律及其伦理道德体系的主要精神来规范自己的世俗伦理道德生活,形成良好的道德自律、尊老爱幼,相互之间宽容忍让,可以有效地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对慈悲关怀对象、家属以及周围的群众加强戒律教育,有助于慈悲关怀对象及家属与周围的群众和谐相处,帮助慈悲关怀对象重新融入社会。

  其次,巧妙地糅进了大量的业报轮回思想、“四无量心”、“四念处”等佛法禅理,以佛法义理救度众生饥渴的心灵,渐渐使群众由当初对政府组织的艾滋病关怀因不了解而心存畏惧,转变到敢于主动前来咨询和交流,为以后关怀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

  佛教业报轮回思想认为,作为能够导致果报之因的行为,叫做“业”。“业”是梵文的意译,音译“羯磨”,意思是“造作”。业有三业:身业(行动)、口业(言语)、意业(思想)三类,也就是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任何思想行为,都会给行为者本人带来一定的后果,这后果叫做“报应”或“果报”。业有一种不导致报应决不消失的神秘力量,叫做“业力”,“业力不失”是联结因果报应的纽带。有什么样的业,就会得什么性质的报,在六道中轮回,流转不息。所谓善有福报,恶有罪报,是其主要内容。经过详细讲解,让慈悲关怀对象正确认识得病的因果,正确对待自己的生命和生活,有效地消除了慈悲关怀对象对社会的敌视、不满心理。

  为了进一步宣传佛教的慈悲精神,“佛光之家”还结合佛教禅修理论对人们进行宗教实践的指导。例如,详细讲解“四念处”和“四无量心”等佛教理论,让人们对佛法有一较深的认识。

  “四念处”的禅观方法一直是上座部佛教最基本的修行法门。四念处是八正道正念的修行方法,指的是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四种修行内容。在佛经《大念处经》中记载,“为众生之清净,为度忧悲,为灭苦恼,为得真理,为证涅槃,唯一趣向道,即四念处。”修习“四念处”可得四果,四种福利:“谓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佛弟子们经过身观念处、受观念处、心观念处、法观念处四个阶段,不断地训练自己,观照自己,检验自己,最后就可以断除烦恼忧苦的束缚,得到解脱自在的阿罗汉果。只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修习,就可以让烦恼忧愁止息。而且,无论文化背景、职业、种族、性别、甚至聪明才智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修习这种禅观,消除烦恼,获得喜悦、轻松自在和解脱。

    “四无量心”指的是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修行方法。即“慈”——以维持有情的利益行相为相。取来有情的利益为味(作用),恼害的调伏为现起(现状),见有情的可爱为足处(近因),嗔恚的止息为(慈的)成就,产生爱着为(慈的)失败;“悲”——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为味,不害为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怙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生忧则为(悲的)失败;“喜”——以喜悦为相,无嫉为味,不乐的破坏为现起,见有情的成功为足处,不乐的止息是它的成就,发生(世俗的)笑则为它的失败;“舍”——对有情而维持其中立的态度为相,以平等而视有情为味,嗔恨与爱着的止息为现起,“‘诸有情的业为自己所有,他们随业力而成幸福,或解脱痛苦,或既得成功而不退失’——如是见业为所有为足处,嗔恚与爱着的止息是它的成就,发生了世俗的无智的舍是它的失败。“修四梵住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毗钵舍那之乐及有的成就(善趣)为此等四梵住的共同目的;破除嗔恚等为(四梵住的)不共(各别)的目的。即破除嗔恚为慈的目的,其余的(悲喜舍)以破除害、不乐及贪为目的。通过修行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可以消除贪、嗔、痴“三毒”,断绝烦恼,让慈悲关怀对象及周围群众对佛教有全面的认识和体验,在社会上形成和睦的社会环境。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颜玉科)
(责任编辑:佛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