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防疫顯特色 愛滋患者淋佛光

雲南防疫顯特色 愛滋患者淋佛光


http://www.wenweipo.com   [2007-12-03]
放大圖片

圖、文:本報記者 鍾小強

 截至今年6月,全國74%的縣報告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或愛滋病人數,雲南累計報告人數排全國首位,是愛滋病疫情重災區。而靠近緬甸、越南邊境的少數民族地區,由於毗鄰「金三角」,毒品經濟與性產業使當地疫情傳播態勢更為複雜。邊境一線,正成為中國愛滋病重災區中的特重區。

 然而,也正是在這些少數民族地區,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慈善公益功能、心理撫慰功能發揮出巨大作用,成為中國南疆愛滋病防控的一大亮點。

 瑞麗市佛教會長召蘇芒嘎拉佛爺(當地對出家僧人的敬稱),多年出家,一直在寺廟潛心修佛。但近年愛滋病在當地不斷蔓延引起召蘇芒嘎拉的關注,他常常到愛滋病患者之家帶去佛的關懷,並在拜佛唸經時不斷告誡信眾「要遠離毒品,遠離愛滋病」。

 據雲南省佛學研究會調查顯示:該省佛教團體參與愛滋病防治項目實施過程中,社區群眾對愛滋病的基本知識,及防治知識的知曉率,由3%分別提高到90%和75%,其主動參與愛滋病監測與防治率更明顯加強。

僧侶威望崇高 宣傳防病功效大

 以佛教形式宣傳防治愛滋病,「佛光之家」可謂成功的例子。據「佛光之家」項目負責人岩罕恩介紹,自1992年12月西雙版納州發現首例愛滋病感染者(外籍)以來,愛滋病宣傳防治工作的推廣一直非常艱難,州內群眾視愛滋為怪病,患者更受到排斥。沒有人願意談論愛滋病的預防;沒有人真正感覺到自己隨時可能遭受病魔襲擊;沒有人敢承認自己感染病毒且向身邊的人警示。由於對愛滋病知識極度匱乏,甚至許多人覺得「結婚安分過日子的男女,就是安全的。」

 岩罕恩回憶工作的最初階段:「我們到中緬邊境一個愛滋病感染重災鄉鎮,連續3期宣傳、培訓愛滋病預防知識,希望能就此打開工作局面,可宣傳結束後,竟無一人願意承認自己是愛滋病感染者,即使他們確實需要關懷。」

 2003年7月26日,由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提供經費,西雙版納州佛教協會實施的「希望與幫助」愛滋病預防、關懷項目啟動。根據佔西雙版納州人口最多的傣族、布朗族,主要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實際情況,建立起「佛光之家」。因僧人在信眾中的威信崇高,「佛光之家」終於走進西雙版納州的村村寨寨。僧人為群眾帶來了抵禦愛滋病的「佛光」:發放15,000餘份自繪的傣文愛滋病防治、護理知識畫冊,及1萬餘張圖文並茂的大小宣傳貼畫。這些融防愛常識於生活細節中的資料,收到很好宣傳效果。

定片定人關懷 出錢出力援患者

 據昆明市佛學研究會慈悲關懷委員會會長刀述仁介紹,該會投資數萬元在雲南省瑞麗市建起一座佔地100多平方米的「慈愛園」,並開設「慈悲關懷網」,開展法師、志願者「定片定人」的關懷活動。另外,分十個片區,「一對一」關愛120餘個服務對象,建立應急慈悲關懷服務點20多個。尤值得一提的是,該會在德宏州積極開展臨終關懷活動,對50多名危重病患者進行臨終安撫、超度,幫助他們消除死亡恐懼和對家庭的擔憂。同時,還制定出愛滋病患者臨終關懷活動系統運作程式。

 2005年初,在該會主持釋傳雲法師的開示下,組織300餘居士到瑞麗各愛滋病鄉鎮開展祈福、濟困、救助等慈悲關懷活動,發揚日行一善的精神,走訪愛滋病家庭100餘戶,上門關懷愛滋病患者。

 截至目前,慈悲關懷委員會捐款50餘萬元,資助昆明、瑞麗等地區的愛滋病患者,贈送該地區愛滋病患者20餘萬元的衣、被等生活用品,幫助許多愛滋病患家庭提高防病能力。

佛理掃除心中愛滋

 「佛光之家」創辦至今4年,先後組織多次愛滋病講座,同時邀請西雙版納州總佛寺住持祜巴龍莊(孟+力)大長老,中國性病愛滋病協會副會長戴志澄,用佛法經義為愛滋病患者傳授相關知識,並介紹國內外愛滋病治理最新資訊,得到傣族群眾的普遍認同。此外,還每月給愛滋病感染者發放300元補助、組織病人共同進餐,相互慰藉,交流經驗,探望病人家屬等,消除愛滋病人對社會的冷漠感。

建立佛光之家 普度愛滋病人

 迄今,許多感染者與患者都成為「佛光之家」的會員,其中部分人還利用現身說法的形式,主動承擔宣傳愛滋病防治的工作,成為 「佛光之家」的骨幹。

 今年39歲的李芳是「佛光之家」的第一個志願者,她的丈夫死於愛滋病,並把病毒傳染給她。李芳用親身經歷告訴感染者要勇敢面對愛滋病,並用佛法的大慈大悲詮釋愛滋病,認為「預防愛滋病不僅是個人行為,它涉及到社會所有成員的生命健康。」

 據昆明佛學研究會慈悲關懷委員會會長刀述仁介紹,佛教的道德教化功能、慈善公益功能、心理撫慰功能等在愛滋病防控工作中發揮出不可替代的作用。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普度愛滋病人,呼籲社會的同情與理解,往往能取得巨大的效果。

 雲南省愛滋病預防與關懷項目主任王雲生指出,「佛教僧侶可以為遏制愛滋病蔓延做很多事情。當地的佛寺和僧人一直在自己的社區充當精神援助角色,宣講愛滋病預防是這個精神角色的延伸。」

 佛教僧侶則認為,投身於愛滋病預防是自己的義務,「我們和信徒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西雙版納州總佛寺副住持瑪哈莊介紹道:「佛說,出家人慈悲為懷,渡眾生出苦海,救社會出災難。現在,社會遭受愛滋病威脅,作為佛的追隨者我們不能袖手旁觀。」

平等觀除歧視 因果律勸善行

 佛教的平等觀能消除人們對愛滋病患者的歧視,因果律則能幫助愛滋病患者消除頹廢、絕望及報復等心理。佛經教義認為,「種瓜的瓜,種豆得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指有果必有因,善果因善行而生,個人所為其後果必由造業者自己承擔,不能由他人代替。倡導愛滋病人行善,以減輕自己的罪孽、痛苦,並促使患者不將自身攜帶的愛滋病毒通過不負責任的報復行為擴散,以此積德行善,祈福祉於後代子孫。

 此外,佛教的生死智慧也能幫助愛滋病患者消除對愛滋病的恐懼,以積極心態走完最後的人生。

患者心有佛 進取度餘生

 「在我生命的最後時光,我天天望著窗外的雲彩陽光,回憶從前往事:我們一樣擁有美好的青春,而愛滋病的侵蝕讓我不得不過早離去……感謝佛祖,陪我走過這段生命中最艱難的日子,有了佛的愛和智慧,我相信自己能夠升入極樂世界,得到永生……」愛滋病患者岩青在生命快結束時,激動地握著來探望他的僧人說道。

 1998年,西雙版納州青年岩青到泰國做生意掙到錢,便跑到「紅燈區」瘋狂放縱,回來後身上竟然出現淋巴腫痛,經一家私人診所檢查,確認他染上愛滋病毒。當時他並不知道愛滋病意味著什麼,只是隨便買些靈芝煎服,腫痛消失後就再沒過問此事。2003年,岩青突然發病,除了淋巴腫大外,肺部也開始感染。死亡在向他招手,當時他極度絕望,甚至想過報復社會。

現身說法 警示眾人

 傣族青年岩青是虔誠佛教徒,生病後,當地的僧人為他發放免費藥品,並邀請他參加愛滋病知識培訓班,用佛教教義開導他直面愛滋病,用平靜、豁達的心態對待生病時身體遭受的痛苦,樂觀而進取地度過餘下生命。岩青逐漸接受了得病的事實,並勇敢站出來承認自己是愛滋病患者,用自己的教訓警示更多人。在佛教的關懷下,他加入到志願者行列,為當地傣族民眾講授愛滋知識。他曾感激地說:「現在我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是僧人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今年5月2日,岩青病情加重與世長辭,但是,傣族的百姓並沒有忘記這個曾經幫助過他們的人。

傣族幾全民信佛

 德宏州,總人口約116萬人,其中傣族、景頗族、德昂族、?僳族等少數民族佔總人口61%;西雙版納,有傣、哈尼、布朗、基諾、拉祜、佤、瑤等十幾個民族居住,其中傣族佔1/3……南傳佛教是這些民族共同的傳統信仰,傣族更是全民信教,僅德宏州瑞麗一市,信教人數超過3萬人。面對愛滋病日益擴散,雲南省從佛教的世間萬物「緣起無差別」、「自度,度人」等觀點出發,將禪理應用於愛滋病防治宣傳及患者臨終關懷等活動中。

http://paper.wenweipo.com/2007/12/03/NS0712030001.htm(责任编辑:佛光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