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传(十) 祇园精舍 第二部分

第十章 祇园精舍

 

(四)往舍卫城 

 

  翌朝一早,须达多出王舍城的都门,向他所听来的释尊住处竹林园走去,从那时起,到他与释尊面晤为止的经典的描写,粉饰之色彩好像太浓了一点。志载说,当他要出都门时,非人间的人为他开门,让他过去。志载说,从都门到园林途中,天地突然变为晦冥,他觉得害怕不敢再往前走,想回去。或又,志载说,那时在空中的那边有鼓励他的声音:“居士进,不要退。进当有利益。”可是,如果将那些描写,当做旧手法客观化地描写头一次要膜拜佛陀的心境,也可以谅解。

      无论如何,因为欢喜和紧张使他的心脏跳跃着,在走近那个园林的他,没有想到,却有人从他所散步的林间那一边出声叫他。他就是在作早上散步的释尊本人。一知道那就是佛陀本人时,像恐怖那样的紧张有如雾那样地消散,唯有欢喜充满着他的心而已。“世尊,昨夜可安睡?”在走近前膜拜释尊的脚时,从他的嘴里自然而然地发出这种亲热话语。那时释尊回答他的话语,经典用偈这样地志载着:

  “如能远离贪婪,使心清净,无污秽的话,

   已经得到悟道的人,在任何地方都能够安眠。

   因为能断去一切执着,调伏烦恼,所以,

   心得到静寂,能睡得又静又安。“

      可是,那时释尊实际的话语,一定是很坦率的,更为亲热深湛的。“对啊!睡得很好啊!睡得很清净很安稳。能使心清,能使心静,任何时都能睡得很安。”我以为一定是那种坦率的不分彼此的语调话语。

      一见如旧知的毫不拘执的对坐。于是释尊,将适合于这个富商的,循着次第为他说法。布施、持戒、生天之法、欲乐的祸害,出离的功德等。而到了说苦、集、灭、道的四个真理时,他那像白布清白的心,立即被染上正法的颜色,于该座的他,即得到能观看真理的没有污垢的眼睛,并请准他为优婆塞。据经典所说,也同样是像往例那样的在家入信过程。不过,从那个时候起不久,这个富商所作要求,对于释尊和他的弟子们的教化活动,带来了很大的舞台转变。

    “世尊,愿你和比丘们,在舍卫城渡过今年的雨期安居。”

     对于他的要求,释尊附以一个条件,很高兴将它接受。

    “须达多,可以。不过,你要知道如来所要的是空屋子。”

      这个富商,想仿照王舍城长者的样子,有意在那舍卫城,为这位大师和他的弟子们建造精舍。建造精舍的事是被允准。可是,它必须是彻底地朴素的。绝不可以豪华的。那些事释尊以“如来所要的是空屋子,可不要忘记。”再三对他注意。

      无论如何,容纳这个要求,对于释尊,是给他的传道教化活动,带来了又一个很大转机。以前的教化活动舞台,是以婆罗捺郊外的鹿野苑与王舍城郊外的竹林园的两地方为中心,而只在于将该两点结合路线上。对于恒河河流之北,还没有印上传道的一步。于那里,有以毘舍离之都为中心而夸耀他的繁荣的跋耆连邦的诸种族,于它的西北有以舍卫城为都的摩揭陀和与他竞争繁荣的拘萨罗王国存在着。还有隶属于它的故国释迦族人们之间,也没有将已经成为佛陀的他的教化,带到那里。可是,现在,如要在舍卫城实行即将来临的雨期安居的话,佛陀的足迹就可以初次印在恒河河流之北,而造成他的狮子吼到达大雪山(希马拉耶)南麓的机缘。

 

(五)祇陀林精舍 

 

  从王舍城到舍卫城的路途,要在巴达利弗多(巴连弗邑,现在的:伯都那)北渡恒河河流,经毘舍离之都,北进到拘尸那,从那里转西,纔能到舍卫城。须达多,是信用笃着的商人,在途中的村镇,拥有很多知己朋友。他在王舍城将事情办完后,心中充满欢喜,在赶回舍卫城途中,对众人说:“请你们营造僧园、建立精舍、准备布施。佛陀已经出现在这个世间,现在容纳我的要求,正在从这一条路来。”听他这样说,准备好欢迎这位大师的人不少。法缘便这样子,在还没有见到释尊姿容以前,就被结于恒河河北。

      回到舍卫城后,那个富商立即巡视郊外,物色建造精舍的土地。又清静,又距离市区不远的地点,能十足充满那种条件的土地,而为他所选中的,是叫做祇陀的王子所有的园林。可是,他访问那个王子,说要受让那块土地时,王子断然拒绝。

    “王子,不是用于别的。是要营造僧园的。所以一定要将它卖给我。”

    “长者,你怎么样说,我也不能卖。假使,你用黄金铺在那块土地,我也不卖。”

      两个人,要买,不卖,争论说到最后,终于将事情的裁定拿到该国大臣那里。将两个人的话详细听完后,大臣裁定说:

     “凡从事交易的人,一旦说出价钱,必须要卖。而王子已经将价钱说出。说要用黄金铺在那块土地上面。所以,王子必须以那个价钱,将土地卖给他。”

      不久须达多将黄金用车子运去,开始用它铺在祇陀王子的园林地上。可是在最初所运黄金,所铺土地的广度,还不能使他满意。

    “运更多的黄金来。我必须将这块土地全部铺满。”

      而,运黄金的车子,即从后面相继而来。

      看见这种情形的祇陀王子,的确很惊讶,被他打动了心胸。

    “长者,请你留一部分的土地给我。我也想将它,对于你所尊崇的人,作布施。”

      他的要求,长者很高兴地接受。因为他觉得在这位贤明的王子心中,对于释尊教法的信的灯火,也已经开始点燃,所以使他非常高兴。

      不久在园林中,精舍被建立起来,讲堂被建立起来,寮房、浴间、厕所、亭子被建立起来,经行堂被建立起来。给王子留下土地,由王子建造山门。它的规模与景观,到今世纪纔被发掘遗迹,也可以想见。当时的人们叫这个精舍做“祇陀林给孤独园精舍”(祇树给孤独园精舍)冠以这两个人的名称它。给孤独是,施舍给无父母无子女的老人等,可怜人们的意思。这个富商,从以前即心地仁慈,有种种善行的人,所以以这种名称呼他。

      不久,释尊来到舍卫城,接受须达多的供养,包含这座新近落成的精舍。那时释尊,为他作了充满着谢意的偈,经典这样地将它志载:

  “施林苑,植果树,

   架桥,以船渡人,

   于旷野掘泉水、古井,

   或建立精舍。

   于那种人们,

   幸福日夜有加,

   持戒,乐法,

   当于后生得善道。”

   而释尊,以当来四方僧伽名义,衷心高兴地接受这个精舍。

      这就是,所谓的祇园精舍的成立因缘。

(责任编辑:佛光之家)